捅馬蜂窩的原因有很多種:在房檐下做窩啦,被蟄復仇啦,有營養價值啦。當然還有一個最無法忽視的理由:閑的蛋疼。有些人可能覺得這事兒很簡單:馬蜂窩誰沒弄過,捅完就完事了唄。但是捅完之后被蟄得不行。
今天就來教教你們如何科學地捅馬蜂窩?馬蜂是個啥玩意兒,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嘛~下手之前得先說說馬蜂究竟是個啥。“馬蜂”又名“胡蜂”“黃蜂”,一種有毒的益蟲,喜歡在通風透氣,遮光擋雨的地方蓋房子。他最大的特點就是:夠毒。一般蜜蜂,只有一根針。蟄完你自己就翹辮子了。可以說是用生命在給你打針。和社會蜂——馬哥相比,蜜蜂就是個弟弟,那點傷害都不夠看的。馬蜂針不僅有毒,刺完人之后,還能將蜂針收回來再刺。再加上他們喜歡聚眾群毆,一旦成為這個幸運兒,輕則腎衰竭重則狗帶。一般成年人在受到五只胡蜂攻擊之后,就可能引發腎衰竭。對手這么強勁,不講點科學肯定是不行的。
那么如何科學地捅馬蜂窩呢?
第一,長竿攻擊法。這個操作起來比較簡單,先找準附近的池塘位置,然后豎起長桿直接捅,爭取在短時間內一舉搗毀蜂巢,等到馬蜂大規模進攻時,你跑,絕對是跑不過的。馬蜂的飛行速度能輕松達到每秒十一米,飛人博爾特都跑不出這個速度。更何況是凡人呢,那怎么辦呢。不要慌,立馬撐桿,跳進池塘,注意一定要往池塘跳,馬蜂怕水,進水了就安全了。
第二,化學攻擊法。活捉幾只馬蜂,拿出膠水或者膠帶,將殺蟲劑粘在馬蜂身上,再把馬蜂給放了,讓他把毒藥帶回蜂巢殺死整巢峰。接下來你愛怎么痛就怎么痛。當然,這個完美的捅蜂計劃有一點小小的要求,只要你能闖過三個“鬼門關”,活捉馬蜂,不被他蟄死;粘殺蟲劑,不被他折死;捅馬蜂窩時,不被幸存的馬蜂蜇死。那么一切,都好辦了。
第三,肉墊攻擊法。這個方法很簡單,找個誘餌攻擊馬蜂窩,吸引馬蜂注意。然后你靜靜地站在旁邊,拿套蜂袋,一套就完事了。這個誘餌最好比較靈活,又耐毒。人,當然不合適可以找一個好奇心強,會主動招惹馬蜂窩的狗子吸引火力。當然,為了避免狗子事后報復,誘餌最好再加一條性格溫順。
如果這些方法你們都不喜歡的話,可以采取最簡單的方法找消防員。消防員每年夏天要消滅上千起馬蜂窩,不管是水攻還是火攻,都是不在話下的。運氣好的話,還能加個餐:成年馬蜂泡酒、蜂蛹油炸,一家人就要整整齊齊的嘛。歡迎大家對這篇文章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