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蜂和意蜂蜂王培育時間是一致的,卵期3天,幼蟲期5天,封蓋期8天,合計16天。比工蜂少4~5天,比雄蜂少7~8天。
剛羽化出的蜂王,體嫩柔弱,饑餓難耐,待在臺內伸喙覓食,幸喜的工蜂紛紛聚籠撫摸喂食。喂食數分針之后,蜂王體內發生一系列變化,出房后呈現較為活躍,行動敏捷畏光,尋找并破壞其余王臺或與同時出臺的蜂王互相撕殺。提脾檢查時迅速潛入蜜蜂堆積的集中區域爬行,一般較難發現。
3~5日齡的蜂王隨著發育的逐漸成熟,追隨同日齡工蜂在下午2時左右出巢試飛做認巢飛翔。5~9日齡性功能完全成熟并于每天下午2~6時開始婚飛交尾,交尾成功后的蜂王于1~2天開始產卵。從出房到產卵大約需6~8天時間。而整個育王過程到新王產卵約需22~24天左右。
蜂王交尾失敗的原因多種多樣。如飛翔時被鳥類吞食,進錯巢門被剿殺,檢查蜂群時不慎受驚跌落、飛逃或擠壓而死等。如交尾時遇連陰雨、狂風等惡劣天氣會是交尾相應滯后,但若超過發情期而仍未交尾的蜂王也會產卵,產卵育出的全是雄蜂,蜂群會因此而逐漸垮臺。因意蜂生產規模一般較大,為提高蜜蜂的生產附加值同時在生產蜂王漿,產漿過程也是人工育王的過程,加之意蜂性情溫和,無論蜂群合并、介入王臺或引進蜂王相對容易,接受程度高就不再贅述。這里主要針對中蜂處女王交尾失敗談幾點看法。
1. 中蜂生性頑劣,族群意識濃厚。對失王蜂群合并、介入王臺或引進蜂王接受率低。失王約一周左右的工產群則更難處理。
2. 發現蜂群失王或交尾王交尾失敗后,對仍有2脾以上利用價值的蜂群要及時調入子脾補強,并用利刀從含有卵脾或3日齡內幼蟲的地方割去脾子,夾入蜜蜂集中區。因蜜蜂都愛子如命,會很快爬上去飼畏幼蟲,2天后觀察是否有改造的急造王臺。若有選留1~2個端莊大正的給予保留,其余除去。
3. 介入王臺。為防止中蜂群對介入王臺有抵制和抗拒而咬毀王臺,可用王臺保護座保護嵌入或基部用薄錫紙纏繞后嵌入。
4. 蜂王介入。中蜂介入蜂王必須裝入王籠,籠內置一小塊蘸上稀蜜水的海綿或棉球,懸掛在蜜蜂集中區域,一天后觀察蜜蜂與蜂王的親和力,若有蜜蜂伸喙飼喂蜂王或出現工蜂啃咬王籠有試圖解救蜂王跡象時,可打開王籠放出蜂王。但要追蹤觀察,若出現工蜂圍王現象應立即解救,用手將蜂團投入預先準備的溫水中,再用王籠重新介入。
5. 中蜂合并失敗率較高。即使勉強合并,仍有少數蜜蜂相互咬殺或飛回原址,有的還將并群蜂王剿殺而得不償失。為慎重起見,可將并群蜂王帶幾只蜜蜂用嵌入式王籠臨時囚禁后再噴以淡蜜水合并。待蜜蜂相互接納情緒穩定后再放出蜂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