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蜂別稱馬蜂、黃蜂、草蜂等,屬于完全變態的動物,一生經歷卵、幼蟲、蛹、成蟲四個階段,每群均由蜂王、工蜂和雄蜂組成,其蜂蛹含有高蛋白、低脂肪、多種維生素和微量元素,既可作為食品,又可作為營養保健品,因而具有極高的養殖價值,下面就來看一看胡蜂的養殖方法吧!
要點一:建馴養籠
在田間用木條建造框架即為馴養籠,下部埋在土中,用木樁和鐵絲將籠固定。籠的頂部和四周均為尼龍紗網,籠的一側備有加厚的尼龍拉鏈開口供管理人員進出。在籠內種植大量十字花科植物及小灌木叢,培育菜青蟲作為胡蜂的飼料。
要點二:捕捉馴養
捕蜂網由網柄、網圈和網袋組成,網柄的長度與身高相當,用直徑2厘米的竹竿或木棍均可,網袋用綠色尼龍薄紗做成。在春天野外有胡蜂飛舞時揮動捕蜂網,待蜂入網后放入馴養籠內讓胡蜂飛出,同時在籠內投喂清潔的水及液體飼料。
要點三:投喂方法
胡蜂是雜食性昆蟲,當溫度穩定在17℃以上時開始建巢產卵,第一代成蜂負責建巢哺育幼蟲,原來的雌蜂專門產卵。隨著巢上的蜂群及幼蟲陸續增加要有足夠的菜青蟲供應,否則會引起胡蜂殘食幼蟲。當第一代成蜂羽化后,可將蜂箱從籠內搬出移到田野,不必投喂飼料,讓其自由捕食各類害蟲。
要點四:越冬管理
胡蜂越冬期50~70天,10月初將田野的蜂箱搬進蜂籠內,喂以鱗翅目昆蟲及糖類。氣溫降到6℃以下時會進入蜂箱抱咸團,不食不動,應將蜂箱搬入干燥通風的空房中越冬。氣溫回升到6℃以上時開始散團,可將蜂箱再搬入蜂籠,氣溫穩定在13℃以上時陸續出箱外活動。
要點五:病蟲防治
危害胡蜂的天敵種類很多,包括昆蟲、蜘蛛、鳥類及老鼠等,還有病原微生物引起的病害,危害蜂巢最嚴重的是鱗翅目瞑蛾科的黃尾巢螟,幼蟲在高溫多雨季節易得腐臭病且感染后會很快發病死亡,此外危害胡蜂的動物還有烏鴉、喜鵲、螞蟻、蜘蛛、壁虎等,這些都需要加強防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