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養蜂人認為,夏季是巢蟲危害的高發期,應該在夏天進行巢蟲預防,而養蜂專家卻說,秋季才是巢蟲危害的高發期,巢蟲的預防應該在春季進行。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為什么秋季才是高發期,而預防卻要在春季,難道是養蜂專家們搞錯了!其實這里面有許多關于巢蟲的知識點,只是很多養蜂人沒有參透其中的奧秘罷了。接下來閩南蜂哥就為大家詳細地分析一下,關于蜜蜂防治巢蟲危害的知識。
為什么高發期在秋季
巢蟲生長發育最快的季節是在夏季,這是毋庸置疑的事實。由于高溫有利于巢蟲生長,有利于巢蟲卵的孵化,所以很多養蜂書籍上,都將夏季列為巢蟲高發季節。雖然夏季巢蟲生長發育快,但是夏季也是蜜蜂衰退,蜂王減產或停產的季節。這個時期蜂群內部的子脾圈,普遍縮小,空房率較高,巢蟲在子脾深處,容易被蜜蜂發現,并且容易被清理掉。
進入秋季以后,外界蜜蜂植物開始綻放,蜜蜂會加強喂養蜂王,使蜂王逐漸進入大產階段。蜂王大產后,子脾圈勢必會越來越大,子脾也會隨之大面積封蓋,這正好給巢脾深處的巢蟲有機可乘。巢蟲在封蓋子底部開挖隧道,導致蜂蛹無法完成發育,最終死在巢房里,蜜蜂也無能為力,只能咬開封蓋蠟,將白頭蛹清理掉,才能對付巢蟲。所以秋季才是巢蟲危害的高發期,蜜蜂損失最慘重。
為何預防巢蟲在春季
寒冷的冬季是巢蟲生長發育最慢,甚至會進入冬眠狀態的季節,但這也是蜜蜂最困難的時期。春暖花開以后,萬物開始復蘇,此時巢蟲也開始緩慢恢復生長,不過由于養蜂人春繁前的縮脾,還有蜂箱的清理和消毒,巢蟲大量被清理掉,所以有一段時期,巢脾上基本沒有什么巢蟲危害。但是沒有進行全面巢蟲預防的養蜂人,要特別注意了。
其實春季的縮脾和換脾,蜂箱的清理和消毒,本身就是防治巢蟲的一種做法,只是這樣做還不夠。養蜂人還可以通過,投放巢蟲清木片,噴灑蘇云金桿菌等方法,進行全面的預防巢蟲問題。有了春季的巢蟲預防,夏季巢蟲飛蛾自然就少了,巢蟲飛蛾少了,對蜂群的危害自然也就輕了。要知道,一只蠟螟可以產卵上千粒,所以春季放過一只巢蟲,也就相當于在夏季預埋了千粒巢蟲卵。
夏季高溫的確是巢蟲生長最快速的時候,可是對蜂群危害最嚴重的,卻是在秋季蜂群繁殖后,因為巢蟲危害的是蜂蛹。春季預防巢蟲,能夠更好的切斷巢蟲危害源,盡可能的減少蠟螟的數量,這也算是治本的一種預防巢蟲方法。雖然有蜜蜂住的地方,就會有巢蟲的存在,而蜜蜂與巢蟲本身就有一種很微妙的關系,只要蜜蜂旺巢蟲就會衰,而蜜蜂衰巢蟲就會旺。這就是老養蜂人常說的,蜜蜂要養強群,保持蜂多余脾,能有效預防巢蟲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