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外形特征
馬蜂的身體分為頭部、胸部和腹部三個部分,胸部和腹部之間以纖細的“腰”相連,腹部末端有產卵器退化形成的毒刺針,在遇到攻擊或不友善干擾時便會用毒針發起攻擊,另外馬蜂的體型因種類不同而不同,例如狗屎蜂等小型種類體長可能只有幾毫米,而金環胡蜂等大型種類則可達40~50毫米。
二、群體結構
馬蜂和蜜蜂一樣是典型的群居性社會昆蟲,整個群體由一只或數只雌蜂(蜂王)、少數雄蜂和大量職蜂(不育的雌性馬蜂)構成,其中雌蜂主要負責產卵來培育新蜂(群體尚未成型前雌蜂也從事筑巢、捕食等工作),雄蜂主要負責與新出房的雌蜂交尾,而職蜂則主要負責筑巢、捕食、防御等絕大多數勞作。
三、食物習性
馬蜂是典型的雜食性昆蟲,主要以小型昆蟲及蛾、蝶等鱗翅目昆蟲的幼蟲為食,也采食各種植物的花蜜和成熟的果實,實際上很多大型馬蜂都是偏捕食性的昆蟲,在山區這些大型馬蜂的捕食對象主要是馬蜂,尤其在食物匱乏的季節更易集中捕殺蜜蜂,另外在馬蜂種群內持強臨弱現象也是極為普遍的。
四、益害論述
馬蜂和蜜蜂一樣是典型的益蟲,原因是馬蜂對控制農業害蟲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有些人因馬蜂會蟄人便將馬蜂劃歸在害蟲的行列,殊不知馬蜂蟄僅僅只是為了保衛蜂巢不受侵犯,事實上馬蜂都是在蜂巢受到有意或無意的侵犯時才蟄人的,因此發現馬蜂窩后盡量繞道而行,更不能主動攻擊馬蜂巢穴。
綜上所述,馬蜂是細腰亞目胡蜂科多種昆蟲的統稱,從農業生產上看馬蜂是典型的益蟲,但益蟲和害蟲都只是相對人類而言的,從生物的角度來看本身并沒有益害之分,事實上害蟲也僅僅只是為了生存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