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社會結構
胡蜂和蜜蜂一樣是典型的社會性昆蟲,整個群體主要由蜂王、工蜂和雄蜂三種蜂型構成,其中雌蜂的主要作用是產卵來繁殖新蜂,工蜂負責包括筑巢、覓食、哺育等在內的勞作,而雄蜂則主要負責與新出房的蜂王交尾,但在第二代蜂尚未出房前群內所有工作都由第一代蜂王承擔。
二、蜂王數量
胡蜂和蜜蜂雖然都有且只有一只蜂王,但兩者蜂王在蜂王形成上卻有著本質上的區別,原因是胡蜂的蜂王實際上是由雌蜂的社會等級決定的,在群體中只有社會等級最高的雌蜂才能產卵并享受蜂王的待遇,而其他社會等級低的雌蜂則只能在蜂巢中參與哺育幼蟲及出巢覓食等工作。
三、孤王越冬
胡蜂的越冬方式與蜜蜂是截然不同的,其中蜜蜂是群體以半休眠方式結團越冬,而胡蜂則是孤王越冬并于翌年再筑巢繁衍,另外有些越冬蜂王在前階段也會合作筑巢,但穩定后蜂王之間便開始爭奪最高等級,勝利者成為蜂王并壟斷產卵權,失敗者失去產卵權且只能處于從屬地位。
四、新王交替
胡蜂蜂王越冬成功后會重新覓址筑巢,此時蜂王是唯一的成年蜂且所有工作都由蜂王負責,例如筑巢、產卵、覓食、御敵、育蟲等,第一代工蜂出房后蜂王便只負責產卵來培育新蜂,第二代雌蜂中有少數個體能與雄蜂成功交尾,之后已完成使命的越冬蜂王將被新蜂王自然交替掉。
綜上所述,胡蜂的蜂王是由所處的社會等級決定的,事實上在一窩胡蜂中可能同時數只蜂王,但只有社會等級最高的蜂王才有產卵權,其他蜂王不能產卵且只能處于從屬地位。